购物车 0
我的关注 0
我的足迹 0
咨询 0
我的对比栏 0
切换区划
驻马店
当前位置:首页>百货建材 > 图书 > 图书

图书报刊 牛津通识课:病毒

政府采购品目名称:书籍、课本
政府采购品目编码:A04010101
商品报价
¥ 35.00

包邮

  • 配 送 至:
    有货, 包邮 0.00
库  存: 99
结算方式: toolstip
数  量:
- +

努力查找中...

联系人:郭振强
销售电话:13838375817
售后电话:13838375817
电 商 比 价
查看更多>>
  • 商品名称:图书报刊 牛津通识课:病毒
  • 上架时间:2022-06-14 09:33:46
  • 商品重量:1.0 Kg
  • 品牌: 图书报刊
  • 销售价:¥35.00元
  • 制造商型号:JGWH336269
  • 商品条形码: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病毒/牛津通识课 开本: 32开
作者: (英)多萝西·克劳福德|责编:卢晓梅|译者:王朝阳 页数:
定价: 35 出版时间: 2021-09-01
ISBN号: 9787534197864 印刷时间: 2021-09-01
出版社: 浙江科技 版次: 1
商品类型: 图书 印次: 1
作者简介:
[英]多萝西·克劳福德爱丁堡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荣誉教授,爱丁堡皇家学会和英国医学科学会会员,因对医学和高等教育的贡献,在2005年获授大英帝国勋章。曾撰写多部关于病毒的著作。
内容提要: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人类可能才对病毒有所认知。但实际上,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病毒“朝夕与共”了。
    从秋冬季易感的流行 冒病毒,到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的冠状病毒,再到潜伏期漫长的艾滋病病毒,人类通过想象、猜测和实验,直到将近20世纪中期才 在电子显微镜下目睹病毒的真容。到了1980年,感染人类长达5000年的天花病毒才 被消灭。然而,无论是否真正“战胜”病毒,人类 终与它们达成了长期的平衡,以各自的方式长存于世。
    在这本小书中,多萝西·克劳福德形象地描述了病毒的性质和它独特的生存方式。同时,她 读者认识那些造成人类历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罪魁祸首,并预测人类和病毒在未来将如何相互影响。翻开本书,读懂人类和病毒长达数十万年的猫鼠游戏。

......

目录:
章 什么是病毒
第二章 病毒无处不在
第三章 消灭或被消灭
第四章 新发病毒感染:脊椎动物传播的病毒
第五章 新发病毒感染: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
第六章 流行和大流行
第七章 持久性病毒
第八章 肿瘤病毒
第九章 反败为胜
第十章 病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词汇表
术语对照

......

精 彩 页:
牛津通识课:病毒 :虽然人类研究病毒的历史还不满百年,但病毒本身是古老的寄生物,它们的历史和进化也与我们息息相关。
    在距今约1万年的农业革命以前,我们的先祖曾作为狩猎采集者生活在游牧小群体中,并且在不同的地点间持续迁移。这些群体人口稀少,但疱疹病毒等持久性病毒依然能旺盛繁殖。显然,这些病毒对人类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适应良好且能耐心等待时机。几乎所有人都会被病毒感染,使其代代相传。这些病毒可能不会构成什么威胁,但随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朝 稳定的农业生活方式转变,人畜共患病的问题接踵而至。许多由家畜传染给古代农民的新病毒使人类受到了严重感染。
    自从天花病毒传播给人类后,它已夺走数百万人的生命。土壤肥沃且农业发达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恒河和印度河流域的早期社区中很可能曾发生过天花疫情。当然,公元前3730年左右的古埃及文献中也提到了一种类似天花的疾病,而且某些埃及木乃伊身上也有类似天花的皮损,包括公元前1157年的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有史料记载的 流行病是公元前430年发生的雅典瘟疫,当时正处于伯里克利(Pericles)领导的雅典人与斯巴达人的战争期间,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大部分专家认为这场瘟疫由天花引起。当伯里克利通过封闭雅典城来对抗步步逼近的斯巴达步兵时,他在不经意间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繁衍环境。当城市因涌入难民而变得 拥挤时,病毒随之蔓延。它们在此地肆虐四年并杀死了数千人,包括伯里克利本人。这给雅典人带来了灭顶之灾,而战争的失败预示着希腊帝国的灭亡。
    我们知道病毒无处不在,而病毒圈包含了形形色色的病毒。这一贮主必然会不时抛出新的人类病原体。而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准备就绪?具体而言,我们能预测、控制、治疗和预防新的人类病毒感染吗? 我们通过第9章了解了基因组革命对病毒学的影响, 并提供了新的快速诊断检测、靶向疫苗以及专门设计的抗病毒药物。2001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流行为有效使用这些工具提供了示范。当发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时,人们在数月内就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并准备了诊断检测。如果病毒再次露出它丑恶的嘴脸,我们随时能提供抗病毒药和疫苗。当 大规模的猪流感大流行于2009年暴发时,也发生了类似情况。人们快速完成了病毒基因组测序,出售用于预防和治疗的抗病毒药,并于六个月内研发出疫苗。尽管如此,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猪流感在被视为威胁前早已从起源点蔓延开来,这表明对疫情暴发的预测可能是这一链条上的薄弱环节。2014年至2016年在西非流行的埃博拉疫情正是这种情况,因为该病毒在疫情暴发约十年前就一直在当地野生动物间传播,而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尽管我们知道大多数新发病毒是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但我们远远不能预测下一种病毒威胁将在何时何地出现。20世纪5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90多个 参与的 流感监测网络,目的在于发现可能导致大流行的新流感毒株。但依然是在2009年,当亚洲的H5N1禽流感吸引了 目光时,墨西哥悄无声息地暴发了H1N1猪流感。显然,研究和监测主要动物宿主体内具有潜在威胁的病毒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方法。但这项工作耗时甚巨且成本高昂,所以少有政府或机构提供研究资金。我们目前应当确保各国均建立监测机制,以便发现新发感染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与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相似,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呈井喷式发展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必然推动医疗水平大幅提高,但我们必须避免被这种 引入歧途,并始终确保研究方向的安全性。我们须通过基础研究阐明对疾病过程的理解,并且必须始终以基础研究为依托,从而在治疗方面取得进步。

服务保障

服务项目
额外服务

成交记录

项目名称 采购单位 成交类型 成交时间 成交数量 成交单价
------------
------------
------------